理解大数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:如何理解大数据时代?大数据的来源有哪些?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有很多,包括公司或机构的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。大数据的由来大数据这个名字来源于托夫勒写的《第三次浪潮》,如何理解大数据的概念?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,常规软件工具无法捕捉、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,它是一种海量、高增长、多元化的信息资产,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来拥有更强的决策、洞察和流程优化能力,简单来说,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,即数据量大、来源广、类型多(日志、视频、音频),最高可达pb级别。这个阶段的框架是解决pb级的数据。
大数据时代: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率先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。大数据在物理、生物、环境生态以及军事、金融、通信等行业领域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,但却是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才引起人们的关注。大数据背景:2012年,大数据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。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,并命名相关的技术发展和创新。
数据在迅速膨胀变大,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。虽然很多企业可能没有意识到数据爆炸式增长带来的隐患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重要性。正如《纽约时报》在2012年2月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所说,“大数据”时代已经到来,在商业、经济和其他领域,将根据数据和分析做出决策,而不是根据经验和直觉。
什么是大数据?在很多人眼里,大数据可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,但是在日常生活中,大数据离我们很近,我们不再时时刻刻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、个性化和人性化。要全面理解大数据,应该简单地从四个方面来理解。定义,结构特征,我们身边有什么大数据,大数据带来了什么,这四个方面都懂了。那么到底什么是“大数据”呢?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中指出,大数据是一种数据集合,其规模之大,大大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在获取、存储、管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。
大数据的单位一般以pb来衡量。那么pb有多大呢?1gb1024mb,1pb1024gb足以称得上大数据。如图:计量单位列表其次,大数据的特点和结构是什么?大数据整体分为四个特征。第一,数量大。计量单位是pb级,存储内容很多。第二,高速。大数据在获取速度和分析速度上需要及时快速。保证短时间内有更多的人收到信息。
3、大数据的起源是金融还是公共管理,互联网大数据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兴起的,但早在1980年,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就在其著作《第三次浪潮》中热情地将“大数据”誉为“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”。大数据的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,由思科、维尔软件、甲骨文、ibm等公司发展而来。大约从2009年开始,“大数据”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热门词汇。大数据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,目前的兴起是因为从it技术到数据积累的重大变化。